名称描述内容
输入关键词搜索海量报告...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交通运输
金融服务
物流运输
食品饮料
能源环保
家电IT
零售快消
矿产冶金
医疗健康
五金仪表
其它
化工新材
机械制造
互联网+
文体产业
服务行业
地产建筑
轻工服装
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收藏

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
【交付时间】   即时更新(3个工作日内)

【服务热线】   1359-015-6548

【英文价格】   USD  8000

12800.00
¥12800.00
¥6500.00-6800.00
¥6435.00-6732.00
¥6370.00-6664.00
¥6175.00-6460.00
重量:0.000KG
数量:
(库存899991)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描述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
【交付时间】   即时更新(3个工作日内)

【服务热线】   1359-015-6548

【英文价格】   USD  8000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定义

 

新能源汽车中的IGBT是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一种能源变换和传输的核心半导体器件。它可以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同时控制电流的频率和大小,从而实现电机的变速和扭矩控制。在新能源汽车中,IGBT直接控制驱动系统直、交流电的转换,决定电动车最大输出功率和扭矩等核心指标。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分类

 

新能源汽车中的IGBT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单管(分立器件),这是IGBT最基础的产品形态;IGBT模块,其尺寸相对标准化,且芯片间的连接已在模块内部完成。与同等容量的器件相比,IGBT模块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可靠性强以及散热稳定等优点;以及IPM(智能功率模块),专为变频器设计,内部集成了逻辑、控制及保护电路的功率模块。此外,IGBT还根据其工作电压的不同,被分为低压(600V以下)、中压(600V-1200V)以及高压(1700V-6500V)等类型,这些不同的电压等级也是新能源汽车IGBT的重要分类方式。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的发展历程是从2005年,当时斯达半导体和比亚迪等企业在国内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并开始研发和生产IGBT芯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IGBT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电机控制器、车载空调控制系统、充电桩等领域。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IGBT产业的发展。国内企业逐渐崛起,开始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IGBT芯片,使得国内IGBT的供给能力逐渐提升。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不同的数据和分析报告,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规模约为218.75亿元,同比增长37.23%。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的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一方面,国内技术相对落后,芯片产能不足,导致国内IGBT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进口依赖。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IGBT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需要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上中下游

 

新能源汽车IGBT的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包括半导体材料供应商和封装材料供应商。这些原材料是制作IGBT芯片的基础。中游主要是IGBT芯片的设计、制造和封测过程,这些过程需要专业的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工艺。下游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在IGBT的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包括硅晶圆、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其中,硅晶圆是制作IGBT芯片最主要的原材料,其质量和价格直接影响到IGBT芯片的性能和成本。因此,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对于IGBT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IGBT的中游,设计、制造和封测过程需要专业的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工艺。这些过程需要经过精密的设计和制造,以确保IGBT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此外,中游厂商还需要具备先进的封测技术,以确保IGBT芯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IGBT的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其主要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需要使用大量的IGBT芯片,用于控制电机的变速和扭矩控制,以及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逻辑。因此,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IGBT的需求和市场规模有着直接的影响。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进出口情况

 

新能源汽车IGBT的进出口情况在近年来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一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国内企业开始崛起,逐渐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IGBT芯片,使得国内IGBT的供给能力逐渐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IGBT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IGBT的进口量仍然占据较大比例。不过,随着国内IGBT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IGBT的生产和供给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向外出口IGBT芯片,使得国内IGBT的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IGBT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除了电机控制器外,IGBT还被广泛应用于车载空调控制系统、充电桩等领域。这些应用领域的拓展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内IGBT的出口增长。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供需情况

 

新能源汽车IGBT的供需情况在近年来呈现出紧张状态。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IGBT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IGBT的供应量却相对不足。一方面,IGBT的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门槛高,生产难度大,因此能够生产IGBT的企业相对较少,导致IGBT的供应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IGBT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需求的增加又超过了供应的增长,使得IGBT的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为了缓解IGBT供需紧张的状况,一些企业开始加大IGBT的研发和生产力度,增加IGBT的产能和产量。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IGBT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IGBT产业的发展。此外,一些企业也开始采用其他类型的半导体器件来替代IGBT,以缓解IGBT供需紧张的状况。例如,MOSFETSiC器件等可以应用于电机的驱动控制中,具有开关速度快、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替代部分IGBT的功能。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的市场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根据不同的数据和分析报告,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规模约为218.75亿元,同比增长37.23%。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IGBT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电机控制器、车载空调控制系统、充电桩等领域。同时,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IGBT技术的创新。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加强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提升产业链水平。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相关政策

 

从这些政策法案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种方式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IGBT技术的创新。此外,政策还强调了要推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加强关键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提升产业链水平。同时,政策还关注到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这些政策有助于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存在问题

 

新能源汽车中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即IGBTIns新能源汽车中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即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虽然在电力电子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IGBT是一种高性能的器件,其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在大规模使用时需要考虑经济性问题。其次,IGBT的充电时间较长,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开关操作,这会降低系统的性能。此外,IGBT的电路中存在死区问题,会导致开关过程中的电流波动,进一步影响系统性能。同时,IGBT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中需要注意温度的变化。另外,IGBT的制造和设计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和专业门槛,这使得相关企业在技术研发和生产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目前,国内IGBT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所占据,国产化率相对较低,这也给国内企业在IGBT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此外,IGBT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企业的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存在差异,给用户的使用和市场的规范化带来了困扰。最后,由于IGBT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对车辆的生产和销售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IGBT供应链出现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第一章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概述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IGBT定义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发展特性

第二章国外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际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分析

第二节 亚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第三节 欧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第四节 美洲地区主要国家市场概况

第三章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第二节 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

第四章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技术发展分析

第一节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技术发展现况分析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技术成熟度分析

第三节 中外新能源汽车IGBT技术差距及其主要因素分析

第四节 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技术的策略

第五章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特性分析

第一节 集中度新能源汽车IGBT及预测

第二节 SWOT新能源汽车IGBT及预测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会

四、风险

第三节 进入退出状况新能源汽车IGBT及预测

第六章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第二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产量分析及预测

一、新能源汽车IGBT总体产能规模

二、新能源汽车IGBT生产区域分布

三、近几年产量

第三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需求特点

二、主要地域分布

第四节 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价格趋势分析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近几年价格趋势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当前市场价格及分析

三、影响新能源汽车IGBT价格因素分析

四、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价格走势预测

第七章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经济运行

第一节 近几年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第二节 近几年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三节 近几年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四节 近几年行业企业数量及变化趋势

第八章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所属行业进、出口分析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IGBT进、出口特点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IGBT进口分析

第三节 新能源汽车IGBT出口分析

第九章近几年新能源汽车IGBT重点企业及竞争格局

第一节 英飞凌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三菱电机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比亚迪半导体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斯达半导体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中车时代电气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

第十章新能源汽车IGBT投资建议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IGBT投资环境分析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IGBT投资进入壁垒分析

一、经济规模、必要资本量

二、准入政策、法规

三、技术壁垒

第三节 新能源汽车IGBT投资建议

第十一章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

第一节 未来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未来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发展分析

二、未来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技术开发方向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IGBT行业相关趋势预测

一、政策变化趋势预测

二、供求趋势预测

三、进、出口趋势预测

第十二章中国新能源汽车IGBT投资观点

第一节 投资机遇

第二节 投资风险

一、政策风险

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其他风险

第三节 行业应对策略

第四节 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

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

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部分客户
下载订购协议


报告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历史数据、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


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供给端、需求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需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