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产品类别 | 产品简介 | 市场价 | 价格 |
---|---|---|---|---|
¥12800.00 |
¥6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缓释尿素是一种用于农业的肥料。缓释尿素的主要特性在于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缓慢地释放氮素,确保作物获得稳定且持久的养分供应,从而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这种特性是通过采用特殊的包膜技术实现的,该技术将尿素包裹在一个或多个缓释膜内。这种包膜结构延缓了尿素的溶解速度,从而确保了氮素的持续释放,为作物提供持久稳定的养分供应。
缓释尿素技术是一种在不改变尿素本身化学结构的前提下,通过物理或化学处理的方法,降低尿素释放或分解为氨的速度,增强氨的生产速度和利用速度的同步性,从而提高尿素的利用效率。经经过缓释技术处理的尿素被称之为缓释尿素,这种尿素具有延缓养分释放的特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
1. 物理缓释尿素
通过物理法制备的缓释尿素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溶解度有限的尿素,其溶解速度较慢,从而延缓养分的释放。第二种是抑制分解的尿素,其通过特殊处理技术,抑制尿素的分解过程,进一步控制养分的释放速率。第三种则是限制溶解的尿素和抑制分解的尿素的组合型尿素,这种尿素结合了前两者的特性,不仅限制溶解速度,还抑制分解过程,从而具有更加持久、稳定的肥效,为作物提供更长时间的养分供应。
2、限制溶解尿素
限溶性尿素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颗粒尿素,第二类是表面经过包覆处理的尿素,第三类则是添加了耐溶剂的尿素。
大颗粒尿素主要用于机械法生产粒度为2mm的颗粒尿素,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强度高。由于颗粒较大,在土壤中分解较慢,所以大颗粒具有缓释作用。与普通尿素回收相比,深度施用大颗粒尿素可提高氨的利用率。大颗粒尿素按粒径不同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超大颗粒尿素带尿素颗粒,用于水稻深度施肥;第二类是粒径4 ~ 8mm的尿素,主要用于草原和森林的航播;第三类尿素是指颗粒大小在2-8mm范围内的产品,这类尿素主要被用作单肥或复合肥。目前,流化床技术是先进的机械造粒技术之一。为了减缓尿素的溶解速度,可以在尿素熔体中加入溶剂抑制剂,例如含铜化合物。另一种方法是在尿素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钙,这可以使尿素更耐用,不易被粉碎和破坏,从而更便于储存和运输,并提高产品性能。包覆尿素是在尿素表面覆盖有机膜或无机膜,使其成为复合肥或达到控制缓释的目的。为了有效调控养分的释放速度,使之更加符合作物的需求,我们需要在包衣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或无机粉末作为包衣层的开孔剂。为了有效调控养分的释放速度,使之更加符合作物的需求,我们需要在包衣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有机或无机粉末作为包衣层的开孔剂。
3、抑制尿素的分解。
抑制分解尿素是在尿素中加入少量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在缓释机理方面,脲酶抑制剂起到了降低脲酶活性的作用,从而减缓了尿素分解为氨的速率,即减缓了整个氨化过程。而硝化抑制剂则是阻止了氨转化为硝酸盐离子的过程,进而减少了反硝化作用造成的氨损失。因此,这两种抑制剂的共同作用提高了氨的利用率,并延长了肥料的有效期限。抑制尿素分解的氮利用率最高可达80%,肥效期较长。
4. 化学缓释剂
化学缓释尿素是尿素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制得的。这种尿素的肥效期可达数月,但生产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含氮量较低。脲醛是最早实现商业化的缓释氮肥,其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稀溶液法和浓溶液法。稀溶液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酸作为催化剂,使尿素与甲醛反应生成悬浮产物,随后经过造粒工艺加工成颗粒状肥料的制作方法。由于尿素和甲醛的分解需要微生物,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很大,如土壤pH值、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甲醛中氮的释放。
5. 物理化学缓释尿素
将一定量的营养粉均匀分散在聚合物溶液中,然后成粒,再包覆在颗粒表面。通过包覆剂与颗粒表面的聚合物进行化学反应,能够生成一种表面渗透膜,进而制备出具有物化缓释特性的尿素。营养物质的缓释来自于表面渗透膜和聚合物结构的限制作用。
图表:缓释尿素行业分类
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缓释尿素的最突出特性在于它能够尽量使养分的释放与作物的养分吸收保持同步。这一特性简化了施肥技术,使得一次性施肥就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需求。这不仅减少了肥料的损失,还提高了氮素的利用率,展现出对环境友好的一面。从技术角度来看,缓释尿素主要是采用包覆技术制成的,这一技术在尿素的外表面包裹了一层或多层渗透扩散屏障层。这样的设计有助于缓解并控制尿素的溶解和释放过程,使得养分能够更为持久、稳定地供给作物。其包衣材料分为无机和有机,无机包衣材料包括硫、硅酸盐、磷矿粉、石膏、磷酸钙镁、膨润土等。有机涂层材料包括天然橡胶、纤维素、木质素、淀粉、几丁质等,以及合成树脂和表面活性剂。市场上,包覆尿素是一种常见的缓释尿素类型,主要包括硫包覆尿素、树脂包覆尿素、聚氨酯包覆尿素、植物油包覆尿素以及聚乳酸包覆尿素等。这些包膜尿素在减少尿素淋失、提高氮素利用率以及确保土壤有效氮的持续供应方面表现出色。然而,它们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制孔技术尚未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次,养分的释放与作物的吸收过程不能完全同步,这影响了肥效的发挥。此外,包膜尿素还容易对土壤造成污染,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最后,包膜尿素的成本较高,工业化应用的难度也很大。这些问题限制了包膜尿素的广泛使用,需要在未来的研究和开发中加以解决。
图表:包膜尿素存在问题
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统计,2018年我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为约 100.06 亿元,同比增长率为约 5.01%;2019年我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为约 122.84 亿元,同比增长率为约6.69%;2020年我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为约 137.9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约 4.32%;2021年我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为约 143.13 亿元,同比增长率为约6.55%;2022年我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为约 156.33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100.06亿元,2023年H1中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88.06亿元。2018-2023年H1中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2018-2023年H1中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预测, 2029年中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225.41亿元。2023-2029年中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图表:2023-2029年中国缓释尿素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1) 尽管缓释尿素的产量在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并不大,这表明在推广缓释尿素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大力度推动其应用。
(2) 部分厂商过于注重炒作概念,而忽视产品质量,甚至制假售假,以“缓释尿素”为幌子伤害农民利益。行业内竞争也日趋激烈,存在相互贬低、打压等现象。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缓释尿素的声誉,阻碍了其推广工作。
(3) 在部分缓释尿素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成本较高导致性价比不佳,用户难以接受,进一步增加了推广难度。
(4) 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在增效剂的基础研究和复配技术应用研究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急需突破新型增效剂及增效剂复配添加技术,并持续加强增效剂的增效机理、使用量、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5)当前,市场上不同颜色的缓释尿素主要依赖颜色进行区分,例如通过标注为“黄尿素”、“绿尿素”、“蓝尿素”、“黑尿素”等方式来区分不同类型的产品。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更关注其农用效果。因为添加色素对作物和土壤并无益处,如果使用的是工业级色素,反而可能造成土壤污染。此外,添加色素还会增加生产成本,给用户带来额外负担。未来趋势是禁止添加色素,因此,在推广缓释尿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引导经销商和用户摆脱对颜色的过分依赖,树立起“去颜色”的观念,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农用效果。
(6) 目前,大多数缓释尿素尚无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这种情况导致市场上缓释尿素的质量参差不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加强对缓释尿素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标准,为农民提供真正有效、安全的农资产品。同时,推动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促进缓释尿素市场的健康发展。
图表:缓释尿素行业存在的问题
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